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

種菜前要先會認菜


辨識從餐桌上的佳餚,到市場上採買時的蔬菜,
有人可能從上述兩個階段就遇到一些關卡了,
那麼,如果要從消費者轉為生產者,就從頭學起吧。

原本阿姆在家種菜僅為自給自足,最多就是分享親戚朋友,
每次的購買量不大,就直接到埔心市場採購苗種,
現在因為準備是有計畫的中量生產,來到了頗具規模的楊梅「紫城農場」。

農場已有超過五十年歷史,近年來在農委會與農業改良場等單位的輔導下,農場負責人林應樹,自己修繕自動化播種機,自創介質土、設計配套措施,經不斷研發,1995年將育苗方式由土播式改成穴盤育苗,穴盤育苗方式因其幼苗在穴格中各自獨立生長,互不干擾其生育,比起傳統的土播苗方式植物可生長更快速,品質均一穩定,具有規格化、整齊性、單位面積株數多、縮短育苗日數等優點。
(節錄自: 優質農業人:林應樹 )



農場總佔地1.5公頃,會先經過戶外育苗場,才到育苗溫室,現場看到的苗種都是時令季節適合種植的,(溫室育苗場外通常都會標示主要種類,不過可能剛換季有些仍未更新)因為我們已先有預想好的菜種,一開始找才發現,哇,芽苗與菜葉好像有點難辨認啊,不過首次來育苗場,還是先自己大概繞過一遍,最後再請工作人員計價時確認即可。

首先看到的是這位,有沒有人猜得到她是誰?(這已經是跟她長大後長得最像的一位囉!)我們買的苗約15公分,放置穴盤內,一盤共8*16=128株。照片中約一公分不到,水珠擱在鮮綠的芽兒上,超級可愛。
#為了紀念本篇首發,第一位留言猜中者收成時送一包!


第二位是她,我們原本預想的品種是A,開心地拿完所要的數量後,

「你們確定是要這個品種嗎?她生出來長這樣喔!(指牆上的圖)」
「!!!怎麼跟想像的不一樣!」
「兩種葉子長得很像,不過在不同棟,找對位子拿到後再比較一下。」

再搬回原處改換隔壁棟預想的品種,兩盆拿來比較一下,葉子分開看起來根本長得一樣,都有點像小時候美術課畫圖的簡易雲朵狀,仔細看才發現花茄的葉緣尾端較尖,紫茄的葉緣尾端較原,而葉脈的顏色略有不同喔!這樣分得出來哪一張是誰了嗎?




接著是朝天椒。
(種下去的同時我眼睛就已經感覺微辣了是怎麼回事!)
曬衣窗台的一抺綠:辣椒的種植(趴免)
(這篇種辣椒的過程好詳細,完全從種子開始育苗,熱愛吃辣的朋友可以參考在家自己種,想吃時拔幾顆來用超方便的,根本可以當零食,養成強健的舌和胃)
阿姆說,自己家養的雞也常常給牠們吃辣椒,天然的體內殺菌,每隻雞都健康地活跳跳。

 

夏天到了最適合涼拌的小黃瓜。明明第一天買過,結果我第二天完全認不出來(囧),只好再多買幾顆認識一下,收成時好拿來補充維他命C以盡她最大功效(啃啃啃)。


燥熱的天氣即將來臨,性涼退火消暑氣,涼拌煮湯皆適宜的苦瓜妹。小時候不敢吃苦瓜,怕苦,都要被逼著哀哀叫的吃下去,某次吃到鳳梨苦瓜雞湯,才真的驚為天人,這就是長大的證明啊!我們選了三個品種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月華苦瓜(白苦瓜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碧華苦瓜(青苦瓜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翠妃苦瓜(山苦瓜)

其實白苦瓜跟青苦瓜真的很難分啊,看看連工作人員都需要以夾子來辨識XD,而與山苦瓜的葉形有比較明顯的不同,白青的偏方形,山苦瓜葉形稍圓。

客家話稱作蕹菜,大家熟知的空心菜,原本要買一斤的種子,不過農場沒賣,改買現成的苗,當然也比較省事啦!這次的苗約5公分,每隻都像迷你剪刀手,分岔的好厲害!一樣種在穴盤裡。



還有長冬瓜、短冬瓜、絲瓜、糯米椒沒拍到,已經種下去了啊~~~(下次再補)

最後一發,這不是從育苗場買的,而是94歲阿嬤親手栽種的!又要請大家來猜猜了,這是什麼苗呢?又是紀念本篇首發,第一位猜中的收成後贈送一斤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有圖有真相,絕不假手他人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剝剝剝冒出來的牙齒苗


認識完苗兒們,真的要開始農園生活囉!